English

首都经济水成瓶颈科学节水长抓不懈

1998-06-15 来源:光明日报 张玉玲 我有话说

北京市今后3年将累计缺水5—10亿立方米以上,市区自来水用水高峰期日亏水将达15—20万立方米。水,已经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瓶颈。在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》中也明确提出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建设目标,水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的瓶颈,首都经济要量水而行、量水发展。

首先,北京水资源是先天不足,据了解,北京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,多年平均可用水资源量约36亿—40亿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,是国内人均水资源量的八分之一。

其次,合理用水、科学用水程度也不高。一些行业及产品用水水平同国内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远。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4.7%,而美国为87%,俄罗斯为90%。

更让人担忧的是,部分单位领导干部的节水意识薄弱。引资开发、建设搬迁不认真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客观实际,规划论证不充分,决策带有一定盲目性。如定福庄、东坝等地区,在第十水厂建成之前,无法保证进行大规模开发,可仍有项目上马。还有一些单位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,假借各种名义违章打井,乱开乱采,加剧了无计划消耗。以至于全市用水总量已达到平水年可用水资源总量。规划市区22片中有20片的地下水处于超采和严重超采状态。东北郊、西北郊、西南郊、丰台、石景山等地区超采量达20%以上,有的达50%以上,致使北京市地面正以每年10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。

水资源匮乏,供水能力不足这种客观现实不仅2000年前存在,2000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仍不能根本改变。因此,全市必须有水的忧患意识,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,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,把节水工作抓实、抓好、抓出成效,减小水资源对首都经济的不良影响。

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阜柏楠认为,应从三个方面加大节水力度,保障首都经济发展必备的水资源。

第一,坚持计划用水管理,探索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节水管理方式。2000年前,要在产业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方案、城市污水回用方案、居民用水定额、工业重点行业用水定额、可用水资源的调查、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等方面有所突破,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节水体系。十几年来,全市计划用水单位从最初的200个发展到23000多个,累计节水12.6亿立方米。

第二,依靠节水科研技改的突破和节水器具设备的推广。十几年来,北京市共完成节水技术改造项目3351个,装换节水器具74.64万套,节水2.6亿立方米。但由于许多节水器具名小利微,厂家的认真研究和精心制作做得不够,致使相当部分用水器具质量不过关,使用寿命极短。今年,节水部门将加强160个节水科研和技改项目。

第三,加大依法管理力度。执法检查的重点是用水大户,处罚的重点是用水包费制和设备冷却水直接排放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